阿美族概述
作者:部落小編 發佈用戶: 版權:原創 發表日期:2008/3/30 閱讀:
15868次
台灣原住民中的阿美族人,散居在東海岸和花蓮、台東兩縣的花東縱谷平原上,北起花蓮的立霧溪,最南到達屏東的恆春,目前人口約有184,819人(99年03月數據來源-行政院原住民族委員會),是台灣原住民14族中人數最多的族群。在以前傳統社會制度裡是以母系氏族組織為主,男性被招贅(並非漢人原入贅之意)後共居於女方家工作,有關家庭親族事務與財產分配由女性戶長者做主,只有重要事務,例如婚姻、分家產則必由出贅之母舅返家族共同決定;而部落性之政治、司法、戰爭、宗教等公共事務,則由部落男性組織之男子年齡階級組織處理。傳統祭儀以部落之歲時祭儀不同祭典現以統稱為豐年祭仍可細分不同祭典名稱。
阿美族人自稱為pangcah一詞,為同族、同源、且有人種、血統、同族及民族的意思。除了「pangcah」之外,阿美族的另一個稱呼是Amis(阿美斯)。在以前台東地區卑南族人稱"amis"居住北方的阿美族人為「amis」的意思。阿美族世居花東縱谷及海岸的狹長地區,自古就分為不同的方言別。其實在大部份的阿美族人的習慣中,還是自稱「pangcah」者為多,只有南方的阿美族才使用amis也有北方部份人自稱amis,pangcah與amis均可代表阿美族。
「阿美」,就是從Amis簡化而來的,根據清代以來到日治時期的記載,都以「阿眉」來稱呼這群花東地區的原住民。日治時期的學者殺川子之藏等人曾主張應以「邦查」為族名,但是官方卻仍然一直延用「阿美」, 日久成習,現在概以「阿美」為「邦查」人的族名了。
有關其起源,各族系、部落之傳說不盡相同。
「洪水漂流說(mapaniray no nanom)」:普遍流傳於花蓮縣奇美、太巴塱、里稻、水漣等古老部落。
「島嶼渡海說(palacalay)」:多流傳於台東成功、東河等地。
以下分別介紹阿美族細分的區分方式。
以地域區分
阿美阿美族人由於分佈地域遼闊,由於以前受交通阻隔,各地區部落的語言及風俗習慣難免有不同之處。以前民族學者將阿美族分類為:南勢阿美、秀姑巒阿美、海岸阿美、台東阿美及屏東恆春阿美等,近月15年來因為阿美族為了生活而散居都市謀生人數逐年增加,也有產生所謂都市阿美。
(一)南勢阿美族(北部阿美)
南勢阿美族是阿美族群中最北的一群,與太魯閣族群的葛瑪蘭族相鄰,居住在現在的花蓮縣新城鄉、花蓮市、吉安鄉、壽豐鄉。古聚落的名稱為鄉荳蘭、里稻、七腳川等等。
(二)秀姑巒阿美(中部阿美)
秀姑巒阿美族群與太魯閣族、布農族、平埔族為鄰,居住在現今的花蓮縣鳳林鎮、光復鄉、瑞穗鄉、玉里鎮、富里鄉等等。古聚落的名稱為太巴塱、馬太鞍、奇美、富源等等。
(三)海岸阿美族
海岸阿美族居住在東海岸山脈的海階平原上,與北邊葛瑪蘭族相處融洽,與外族較少接觸,居住在現今花蓮縣豐濱鄉、台東縣的長濱鄉、成功鎮等等。古聚落的名稱為貓公、頂仔落、靜浦、港口、長光、白守蓮、成功等等。
(四)台東阿美(馬蘭阿美)
台東阿美族群居住在東海岸的南端以及現今的台東縣東河鄉、卑南鄉、太麻里鄉及台東市等地,鄰近卑南族、布農族、排灣族、魯凱族等等。古聚落的名稱有馬蘭、都蘭、都歷、大馬武窟、小馬武窟等等。
(五)恆春阿美族
恆春阿美族因為曾經居住在恆春而得名,是所有阿美族群中最南的一群,後來大部分遷居到現在的台東縣池上鄉、鹿野鄉、關山鎮等等,現在僅存屏東旭海附近還有部份居民。
(六)都市阿美族
因為到都市謀生活的阿美族人越來越多,所以逐漸形成了許多都市阿美族群也以成立同鄉會或協會方式聯絡感情延續發揚文化,例如台北縣的汐止鎮樟樹路、樹林市、瑞芳鎮黃金大鎮及瑞濱里阿美家園及快樂山、基隆市區八斗子正濱國宅及暖暖一帶、高雄地區的草衙,以及台南、嘉義、台中、桃園地區都有原住民阿美族散居各處。